译文注释
译文
嘉靖辛卯年间,我在南都考试,未被录取而从南都回家,闭门闲居,亲朋好友们较少到访。因里面没有空闲的房子,白天住在家里,抱着小女儿逗趣,在小女儿是或者吃奶时,我就读《尚书》,小女儿也喜欢摆弄书,一看见书就就用小手指头顺着一行行的文字指着,同时口中念念有声,似乎很懂的样子。所以我一直没有把读书这件事荒废,偶尔有些感悟,就记录下来。不论想到什么都有有想写的冲动,手中的笔想停也停不下来,正像古人所说的“兔起鹘落”(比喻动作敏捷,也比喻绘画或写文章迅捷流畅)一样。(因为)没有什么时间写文章,(所以)就把这些记录下来的感悟保存在箱子中,以用来日后复习。本人对文章的分析,因为有古代名家在,所以不敢和他们的相提并论,所以取名为《别解》。
我曾说过:看画家作画,耳朵、眼睛、嘴巴、鼻子、大小、胖瘦都画得很像了,但人们看了之后仍说不像,那一定只画外表而没有画到人的精神、气质等。我读书,不敢说是已经得到了书的“神”,但我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努力地领悟书中的“神”罢了。
注释
《尚书别解》:书名,是归有光读《尚书》的心得笔记。本文是他为自己这部书写的序言。嘉靖辛卯:即嘉靖十年,公元1531年,是年作者25岁。南都:南京。明初建都南京,明成祖迁都北京后,以南京为陪都。下第:科举考试落榜。扫轨:扫除车迹,以示谢绝与外界交往。嬉:游戏、玩耍。循:顺。行:书页上的字行。不废:不被耽误。意到即笔:有什么感受马上提笔记下。昔人:从前的人。此指苏东坡。兔起鹘落:兔子刚刚跳起来,鹘:一种猛禽)就猛冲下去,本比喻动作的敏捷,后以之比喻作家、书画家创作时思绪与笔力的敏捷。此喻见于苏东坡《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》:“振笔直遂,以追其所见,如兔起鹘落,稍纵即逝矣。” 筥:圆形竹器。温故:温习从前所学的知识。古之诸家:在归有光之前分析《尚书》章句著名的有东汉马融的《尚书马注》、唐代孔颖达的《尚书正义》等。
瘠:瘦。
▲收起